11月13日,中國氣象局印發《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》(簡稱《指導意見》),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滿足生態文明建設、鄉村振興、脫貧攻堅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戰略對農業氣象觀測的需求,指導做好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工作。
《指導意見》明確,到2025年,農業氣象觀測要基本實現觀測自動化、智能化,觀測產品更加豐富,頻次大幅提升,支撐農業氣象業務服務能力極大增強;適應現代農業生產新形勢的新型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初步建成;建立以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為主、人工觀測和社會化觀測為輔,與無人機、衛星遙感觀測互補的天空地一體化農業氣象綜合立體觀測體系。
《指導意見》從加快推進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技術發展、優化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布局和觀測任務、建立現代農業氣象觀測業務新體系、推進農業氣象大數據應用、加強農業氣象觀測人員隊伍建設等5方面提出17項建設任務。
根據部署,氣象部門將推進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進程,改進土壤墑情監測技術,加快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設備考核,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自然物候觀測技術,開發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農業氣象輔助觀測平臺;優化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規范,擴大農業氣象觀測站網規模,建設農業氣象遙感地面校準站,發展農業氣象社會化觀測,推進農業氣象觀測向生態氣象觀測拓展;建立健全與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相適應的規范和業務流程,建立健全現代農業氣象觀測裝備保障機制,不斷完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標準化體系;提升農業氣象觀測數據處理能力和共享應用水平;不斷提高農業氣象觀測人員業務能力,健全農業氣象觀測業務考核機制。
氣象部門還將加強對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的領導,把推進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作為研究型業務的重要抓手;廣泛開展交流合作,積極開展多形式、多渠道、多層次、全方位的國內外交流合作。